班况有三个儿子:班伯、班序(音游)和班穉。他们都因为是贵戚子弟而顺利获得进身之阶。从他们兄弟三人开始,班氏又成为儒学世家。
班伯是班固的大伯祖,他早年向西汉末儒家学者,著名大臣师丹学习《诗经》。大将军王风向汉成帝推荐班伯品学兼佳,得到皇帝亲自在晏眼殿召见。因他容貌俊伟,诵读诗书抑扬顿挫,很合法度,成帝很是赞许,拜官为中常侍(出入宫廷、侍从皇帝的官员)。当时汉成帝也有读书兴趣,让大臣郑宽中、张禹早晚到金华殿为皇帝讲说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,汉成帝特意关照班伯也一同听讲。班伯在殿上听懂了大义之后,还不满足,又同许商做更为深入的讨论,这段时间内,班伯升任奉车都尉(主管皇帝乘车)。
几年之后,金华殿讲经的做法停止了,班伯别无他事,整天和地位最显赫的王氏、许氏两家外成子弟混在一起,心里却很不自在。近氏先祖自班壹以下,儿代人都在北方边境生活,因而使班伯养成具有“志节慷慨”的豪爽气质,几次向朝廷要求出使匈奴。班氏家族这种“任侠”的特点,后来对班固、班超兄弟还有很大影响。
驱使班固晚年还随大军出征匈奴,班超立功西域。成帝河平年间(前28年一一前25年),匈奴单于来长安朝见汉朝皇帝,成帝便派班伯持使节到塞外迎接单于。当时,恰当定襄郡(今内蒙呼和浩特南)两户大姓一一石姓和季姓为报私怨,纠集众人攻衙门、杀官吏。班伯在迎使来住途中了解到这情况,向朝廷上报,并且自告奋勇,愿试任定襄太守,为期一年。
成帝正式授他为定襄太守。定襄人纷纷传说这位贵戚子弟少年得志,此番自荐来边郡平息事态,一定会采取严厉手段镇压,一时空气很是紧张,人人惊慌失措。没有料想到,班伯赴任下车伊始,先把郡中与班家几代先祖曾经有过交情的旧族老辈人,都迎接到本郡大堂之上。每日股勤招待,自称晚辈,謙恭行礼。全郡人心一下子安定下来,去掉了害怕心理。
受招待的老者都是当地知名人土,过去又都与班家有恩情交谊,今天见班伯身为太守之尊,这样优礼相待,大家很受感动,酒席间便争先恐后地建议将闹事的首恶分子抓起来治罪,使边境恢复安宁,并且主动告知首乱者藏匿的去处。班伯连连高声称谢,回答说:“这正是我对父老们最大的希望!”于是立即召集各县长吏商议,挑选精明干练的下属分头前往搜捕,顺藤摸瓜,又追查出躲藏在别处的不法分子,只十来天便全部抓获治罪。全郡上下无不慑服,称赞班伯具有过人的智慧和魄力。
在定襄一年多,朝廷召班伯回京都。班伯请求回京之前到班家祖坟上扫墓,为此皇帝还特下诏令,让郡、县官员也都去参加,表示对班家的重视。班伯集合了班氏族人,按亲疏远近给予赏赐,花费了不少钱。北方边境长老视此为盛举,长时间还忘不了这件事。不想班伯在回京师途中受了风寒,到达长安后,汉成帝进封他为侍中光禄大夫,让他养病。这时发生了对班家不利的新情况:班婕妤失宠,让她去奉养皇太后,汉成帝另封李平为婕好,封赵飞燕为皇后。这对于班伯是一个很大的打击,素性借口病重告长假,不再出门。过了许久,汉成帝亲自到班伯的住处探视,实际上也是要了解他病情真相。班伯大为不安,不敢再说养病,只好起来做事。